再訪金門
這回是第二次拜訪金門戰地,記得上一次來到金門是五年前,那時是我退伍前一個月的長假,
當軍人的我也算是去慰勞在金門服役的辛苦弟兄,順便刺激金門的經濟囉!
再次的出訪,加上經驗豐富的我,充當在地導遊,帶著一行九人前往擁有濃濃軍事味的金門,
吃美食飽覽戰地風光!
↓ 暫時離開這繁華的都市,心情悠閒了許多
↓ 今天的天空很藍,機窗外的景色非常迷人
↓ 繼五年後,再到訪的金門,仍然有著熟悉的氣息
↓ 再次遇見這「金門民間的守護神」,感覺非常親切
↓ 金門隨處可見的高梁田
到達金門,至租車中心取車後,先前往金門的海福飯店(重新裝潢過,相當新穎)放行裏。
隨即展開我們三天兩夜的金門之旅。此時已接近中午,所以先到位於山西的「山西拌麵」裹裹腹。
「山西拌麵」在前往山后民俗文化村的路上,看到寫有「山西」的大石頭後,轉個彎進入後,
就可以看到長榮商店,長榮商店和山西拌麵有什麼關係呢?
雜貨店?看起來也沒開,是有還是沒有?
開門進去後,雜貨店的商品和幾張類似辦桌的桌子就出現在我們眼前,
裡面已經坐了許多來品嚐在地小吃的遊客,還有放假的阿兵哥,
老闆的家人也都坐在商店內,相當自然的畫面。為什麼要來這呢?
因為這個拌麵是經國先生最愛!
由於價格相當實惠加上味道地,金門當地的駐軍都稱它為「軍中第二廚房」。
↓ 用餐環境非常平民,沒有特別裝飾,這就是金門的特色
山西拌麵的食材很平民,豬肉絲先裹過太白粉下鍋,然後加上高麗菜絲一起拌炒,
加上一個荷包蛋,調味後淋在麵上就可以吃囉!
60元一碗大碗,我們叫了三人份,就變成一大盤囉!以前的阿兵哥需要營養,
所以吃上這一大碗,就能補充一整天的能量,難怪當時成了阿兵哥的最愛!
當然山西拌麵不是只有拌麵,還有很多道地的小菜,我們點了必吃的「炒魯味」、「麥芽雞」。
炒魯味-就是將滷過的豬耳朵、豆干...等的魯味,再炒過後,風味更加棒,
所以就變成了炒魯味這道菜,其實也就是所謂的下酒菜,二十年前在金門當兵的姐夫,
吃了都懷念起來了,你說有多道地呢?
麥芽雞-聽他的名稱就是和麥芽有關囉!用麥芽糖拌炒的雞肉,甜甜辣辣的口感,相當的下飯哦!
山西拌麵是平民小吃,能體會當時阿兵哥所吃的感覺,能用體會的心情來吃這餐,
何嚐不是體驗金門的精神呢?好不好吃就不那麼重要了!我只能說口味真的相當道地!
↓ 雖然是一道普通的菜圃蛋,但別小看它
↓ 真的是俗夠大碗,超級厚的啦
吃飽後我們前往附近的馬山觀測站
馬山位於金門縣東北角,距角嶼僅2100公尺,退潮時1800公尺,為金門本島距大陸最近的據點
整個觀測所係由濱海小山丘開挖坑道而成,相當隱密。昔日裝設有大型望遠鏡,監控對岸海空動靜
原為戒備森嚴的軍事設施,之前進入還要換證,不過2008年開放民眾自由參觀,遂成為熱門景點
↓ 禁止下灘。當然是因為沙灘上遍 佈地雷啦!
↓ 馬山觀測站位於金門最北端突出部份
↓ 馬山觀測所地下坑道
馬山觀測所的左方今日仍有軍方單位駐守。
內部則為一林道,林道左側為昔日向對岸心戰喊話的馬山播音站(俗稱喊話站),
曾設有48個巨型播音喇叭。已故歌星鄧麗君亦曾在此播音,唯目前已不再擔負戰時任務,
偶爾會播放流行音樂及閩南語歌曲。林道末端則為還我河山標語,而觀測所大門則在標語左鄰。
進入觀測所大門後,須需通過一段全長174公尺的戰備坑道,設有槍堡等軍事設拖,
亦有戰爭時期相關照片展覽。參觀者隨坑道逐漸降至海濱,方能抵達位於海岸旁的觀測所本體。
觀測所開一縫可觀察對岸情勢,並有數具高倍率投幣式望遠鏡可以使用,
當天的天氣相當的好,所以只需用肉眼即可看得對岸之漁村。
↓ 內有望遠鏡可供遊客瞭望對 岸大陸的角嶼、大嶝、小嶝等島嶼
↓ 天氣良好時,用肉眼即可清楚的看到
之後前往「山后民俗文化村」。山后浯諺:有山后富,無山后厝。」
山后民俗文化材的十八棟厝,是金門僑民揚眉之作。十八棟閩南古厝,連厝成村。
清同治年間,族人王國珍東渡日本,經商致富,其子王敬祥繼承父業。
基於「回饋家鄉,安定故里」的心願,王氏父子號召族人,闢建族居、租厝,
總計二落大厝十六棟、三落鄉塾及三落宗祠各一棟,合稱「十八間厝」。
從清光緒二年動工,至二十六年完工,共興建了二十五年。此古厝群除了依山向海,
棋盤式整齊排列,全景優美壯觀
各建築物的泉州白砌牆、交趾陶壁飾、斗拱雕琢、橫向隘門等等,相當值得細心觀賞。
民國六十八年,訂名為「民俗文化村」。
村中典型之家族傳統共有空間,加以陳設展示並開放參觀,
其展示文物館包括文物、禮儀、喜慶、休閒、武館、生產等六個館及古官邸一座。
目前進入山后村不需要門票,文化村內還有人居住,來到這也要吃吃美食,
來到金門的這幾天吃了相當多的蚵仔和牛肉。文化村裡有一個「王阿婆」的蚵仔麵線和蚵仔煎。
金門的蚵仔麵線是使用白麵線,蚵仔全都沒粘粉,整晚滿滿的蚵仔讓吃到你怕,
湯頭有濃濃胡椒味,整碗相當夠味
↓ 民俗文化村內,可以吃到熱食,也可以吃到冰品
↓ 料多實在的金門蚵仔煎
↓ 金門的蚵仔麵線和台灣的蚵仔麵線大大不同
↓ 光看這碗蚵仔湯,蚵仔多到嚇死人,湯頭超級鮮美
↓ 這裡可以欣賞淋漓盡致的雕梁畫棟之美
↓ 十八棟古厝井然有序,呈現出精緻而完整的閩南建築風貌
↓ 這裡是金門地區規劃最完善的古厝區
↓ 藍天映襯之下古厝、燕尾真是美
↓ 午後的酷熱,來點冰品,真是過癮
↓ 其間的建築都 是古色古香的閩南式建築
你可能還會想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