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來到金門的第二天中午,我們一行人到了水頭碼頭,從金門水頭碼頭搭乘渡輪,


約15分鐘即可到達小金門九宮碼頭(小金門的船票每人是60元(單程),去程時間每半小時一班)


小金門又位於金門與廈門之間,在這裡往廈門一看,又顯得更清楚許多


距離大陸最近者只有五千公尺,在戰略位置上可以說是「外島中的外島、前線中的前線」。



 



 



這裡風景名勝羅列,有更多豐富史蹟,十五分鐘的船程,我們到了九宮碼頭下船後,


包了二部計程車,跟著在地人,欣賞這傳統的閩南聚落,感受離島獨有的魅力。



來到烈嶼鄉才知道,原來這名字是有來頭的。


金門民間傳說烈嶼和大金門本是相連,沒有過海,和大金門的水頭有數公尺之土地相連帶。


後有一仙人眼見船隻軍要轉來轉去才能轉進港,非常麻煩,就說:「這條港路上的半島,


該讓她(離嶼)去,讓出這條港路,好交通船」。金口一開,烈嶼那塊島慢慢裂開,


一直開離大金門所以叫「烈嶼」久而久之,就叫成了「烈嶼」。


不過我相信,這真.......的是民間傳說。



我們一群人搭著計程車環島整個小金門,首站來到「將軍堡」,


這裡可是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國軍重要的碉堡,九十三年才正式開放。


接著在不遠處,還有「勇士堡」及「鐵漢堡」,堡內的軍事設施附可分地面上與地面下兩部分,


地面上主要軍事設施有砲堡、中山室及寢室、彈藥庫等,地面下也都有多處開口可以通往地面上,


不過冷冷清清的,好在人多聲音多,不然獨自行走還須要一點勇氣呢。



↓ 碉堡上層則視野遼闊,可協助防禦大金門西海岸之海防



↓ 從將軍堡眺望的海岸景觀



體驗阿兵哥當年擠在小小空間等待射擊的感覺



 



↓ 由於國軍精實案實施部隊撤走,成為空置據點



↓ 以前戰爭時代,有著三不打標語「看不到不打、瞄不到不打、打不到不打。」



↓ 勇士堡大門,濃濃的軍營味道



↓ 未使用的寢室,感覺有點悽涼



 



↓ 超寬的坑道,看不到盡頭在那裡



 



 



 



↓ 大小金門的坑道,幾乎是四通八達,以「鐵漢堡」來說,它的另一個出口是「勇士堡」



↓ 彈藥庫



 



↓ 這裡是近年來才開卡,很少遊客會來,諸如此類的坑道,還是自由行才會有機會來到



↓ 鐵漢堡大門



坐遊覽車的旅行團恐怕到不了,因為是要沿著戰備步道(自行車步道)才進的來



一眼望去盡是沙灘以及反登陸樁的軍事設施



↓ 這裡如果天氣晴朗且能見度清晰的時候,可以直接看到廈門



現在「國姓井」井深約5公尺,井水源源不絕...石砌圓形井垣直徑80公分。


原本井口為方座圓口式的井闌,井口直徑33公分,因日久破損,於鄉村整建時,加以修補,


並將井闌加高,井口上端加大為45公分,井旁四周鋪上泉州白石,井水清澈,


現在村民仍在使用.井內垂直置有數根水管,直接抽取至民宅


 



↓ 湖井頭戰史館大門



湖井頭,這是一座記錄了烈嶼過去幾場戰役傷痕的史料館。詳細記錄了大二膽、九三、


八二三等戰役中,烈嶼軍民勇敢抗敵的史蹟,豐富完整的保留了文字和圖像記錄。


館外兩側牆上刻有八二三砲戰實況。戰史館的設計散發出執著且堅忍的軍人氣息,


充分訴說了烈嶼的抗戰精神。



↓ 館內走廊陳列的戰史圖像及人物。糟了,來人啊,有人奪槍啊~~~



下一站,上林將軍廟,這兒有隻風雞豎立在村口,身漆白色,村民稱之為「白雞」或「風雞」。


相傳風雞能鎮風煞、剋蟻害、護宅保平安。


由於上林海灘鄰近廈門,且寬廣平坦,敵人若要進犯輕而易舉,


所以在海灘上構築許許多多的軌條砦,以遏阻敵軍侵犯。


如今金門戰地政務已解除,過去做為防禦設施的軌條砦,


已然變成熱門的觀光景點,在圓弧形的金色沙灘上,軌條砦隨著潮汐間帶的浪花逐漸展現,


這特別景象吸引我們佇足觀賞、讚嘆、流連忘返。



 



↓ 聽說這裡的人們出去採蚵仔也是要管制的



↓ 這邊以前是手榴彈投擲練習場



來到小金門,「八達樓子」是最耳熟能詳的景點。1933年,日軍突襲長城口的國軍部隊,


為了誘敵,國軍留下一班步兵死守古北口的八達樓子以掩護轉進。雖然任務圓滿達成,


但七位戰事皆壯烈成仁。為紀念這七位勇士,在1966年於西宅社區前,仿建當年八達樓子,


並塑出當年其英勇姿態,以表英烈。「八達樓子」有數丈高,


拱型的大門上面嵌有「古北口」漆紅的大字,樓內有樓梯通往樓頂。


七勇士塑像栩栩如生的英姿,正表現出烈嶼的戰鬥精神。


最後一站,九宮坑道。


九宮坑道總長790公尺,高11.5公尺,寬可達15公尺,其規模更甚於翟山坑道,


是金門地區最大的地下坑道。


如此堅硬的花崗岩,盡可以鑿出如此寬廣的水道,不得不讓人感到佩服。


利用金門堅硬的花崗岩地質,在大小金門開鑿數個坑道,尤其九宮坑道,


其地理位置正是戰略上能守能攻的最好據點,也是作戰時兩棲部隊的重要基地,


還有停泊小艇的功能,避免在裝卸物資或人員遞補時遭砲彈襲擊。



 



↓ 北側出口,坑道外的橋可通往南側出口



當時這些坑道,都是先以炸藥炸開一點小洞,再由人工將碎石一塊塊搬出,


之後再炸、再搬出,坑道裡岩塊的鑿痕,處處讓人深刻感受到當初開鑿的辛苦。


↓ 坑道挖掘不易,故坑道的形成,就是一部血淚史啊



烈嶼鄉我們花了半天的時間走透透、看透透,在這裡保存多數既有之原始生活風貌以


及自然景觀,尤其對於地質特色以及人文特色上,我想這就是烈嶼鄉獨有的特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味最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